梁思成:我拼了命也没保住“北京城”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古城墙被拆的方案敲定,梁思成连忙进言阻止,却无济于事,一代建筑大师当场痛哭。
他发出锥心泣血的呼告: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但他的大声疾呼被置若罔闻。
梁思成:我拼了命也没保住“北京城”
轰轰烈烈的拆墙运动就在他眼皮底下开始了。推土机,挖掘机轰隆隆驶过。
曾经的朱檐青瓦,曾经的牌楼林立,古老的城池,祖先的遗迹,就这样都倒了,塌了,灰飞烟灭,成为日渐远去的记忆。
现在世人谈起梁思成,大多源于他是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人们更热衷的是猜测林徽因的感情世界。
而这一对学者伉俪,一生苦旅,默默耕耘,为中国的古建筑作出的贡献,却湮灭在那些虚虚实实的传闻之中。
赴美求学
让我们把时光的镜头拉回上个世纪的20年代。
少年时代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把建筑立为共同的志向,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
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梁思成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赴美学习期间,夫妇二人学习十分刻苦,央视拍摄的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里面,展示了他们在宾州大学的成绩单,成绩都十分优异。
留学期间,梁思成曾经写信给父亲梁启超,抱怨说自己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担心自己今后只会成为一个画匠,背离了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回信说:“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符合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功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
梁启超的话没错,正是这几年的勤学苦练,为梁思成今后的勘测绘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哈佛学习结束后,梁林二人到欧洲漫游,他发现国外许多建筑都受到妥善的保护。
而反观当时的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留下了璨若星河的古建筑遗产,但是在无数次朝代更迭和战乱之中,无人保护,满目疮痍。
从古至今,建筑始终受到鄙薄,认为不过是遮风避雨之用,是工匠之事。
为此,梁思成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
默默耕耘与坚守
1928年,梁思成夫妇回国后,到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夫妇俩辞去了东北大学的职务,回到北京,到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营造学社”,和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
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从1932到1940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迹踏遍全中国20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2700余处。
开始他们给每个县城的邮局都寄了一些钱和一封信,让当地人把范围内知道的寺庙楼阁拍下照片寄回来,然后再集中出访各地画图,收集资料。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些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长年累月在野外寻访古建筑,绝对不是一件诗意浪漫的事。
道路颠簸难行,军阀割据,土匪混乱,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危险,甚至命丧荒野。
梁思成早年遭遇车祸,脊柱弯曲,需要常年穿一个铁马甲来支撑,而林徽因身体瘦弱,饱受肺病折磨。
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其中的辛苦,岂是寥寥几句就能描摹殆尽?
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在荒寂的郊野,在偏僻的村落,在深山古刹,看到他们风尘仆仆的身影,看到他们对古建筑的深情与挚爱。
很多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的认识,并从此加以保护。如河北的赵州大石桥、武义的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的佛光寺等等。
特别是佛光寺的发现,推翻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的说法。这座被遗忘了千年的罕世瑰宝震惊了世界,由此成为建筑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当他们发现这座“中国第一国宝”时,激动得泪流满面,把带来的所有罐头都打开了庆祝。
艰苦的李庄岁月
抗日战争开始后,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可是梁启超之子,自然不肯与侵略者沆瀣一气,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来到昆明。一年后,他们又辗转来到四川南溪县的李庄乡下。
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断绝,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林徽因的肺病更严重了,数月高烧不退,卧床不起;梁思成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步履蹒跚,行动不便;孩子们只能穿着草鞋,靠典当衣服手表度日,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
当年北平那对熠熠生辉的金童玉女变成了乡村里困病交加的瘦弱夫妻。
可是就算世道艰难,百病缠身,都无损他们对古建筑事业的挚爱。就在这里,在林徽因的协助下,梁思成抱病写出了《中国建筑史》。
当时美国有好几个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拒绝了:“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
孩子问林徽因,“日本人来了怎么办?”
林先生回答:“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这两个凡人,尽管他们知道不能改变历史与战乱对建筑的无情摧残,但他们还是执着地,把自己能做到的,尽可能都做出来了。
其实他们所保护的,远不是古建筑,而是祖国千百年来鲜活的建筑历史和沉甸甸的建筑情怀。
辉煌与抗争
再艰难的岁月,都抵挡不住他们心中的信念。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是梁思成全家最喜爱的诗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和图片,将自己和妻子踏遍祖国大江南北,穷极十几年光阴结成的研究成果,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
他的演讲,获得了国际学者们的高度赞扬。
当时很多朋友劝他留在美国,但梁思成夫妇还是回去了。
他们怕祖国更多的城池毁于炮火,他们无法做到置之不理、一走了之。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受共产党委托,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使北平古城免遭炮击。
解放后的梁思成,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一职,负责中南海改建,并组织和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他被尊为中国建筑学界第一人。
然而他的宏伟蓝图还未充分铺展开,一场方兴未艾的运动便开始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政治的善变,是这些一辈子都只追求一个学术目标的人难以领悟的。在反反复复的挫折和调整里,梁林双双病倒,1955年林徽因病逝。
而后面还有更大的劫难在等着梁思成。
十年浩劫期间,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游街,最后被赶出清华,下放到江西农场。
1972年1月9日,一代建筑学宗师离开了人世。生命弥留之际,他还重复着这样的话:“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
时光,一步一步验证了他的话。
他和妻子,从年轻时立志学建筑学开始,一生未改志向,一直到生命尽头,为此倾尽了所有。
虽然那些时光是辛苦的,但是他们身上那种追求理想和真知的光芒,依然透过那些故纸堆和发黄的相片,令人炫目,令人心生敬意。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就是那种义无反顾的情感,和那一份赤子之心。
一位建筑系的学生说,“与其说他们是建筑师,不如说他们是中国现代建筑师的楷模与引导者。还好,我们还有他们。我们缅怀他们,并以此为傲,以此为励,让我们在追逐名利的同时,心存美好和梦想。”
作者:小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