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梁启超背后的三个女人

1900年5月,梁启超写信给夫人李蕙仙,汇报了他在美国的新恋情--红颜知己何蕙珍,那年他28岁,何蕙珍20岁。三年后,他在日本与18岁的王桂荃结婚。从此,他的生命里有了三个重要的女人。

我们知道,梁启超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综合体”,他学贯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法学、地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

他把西方的启蒙思想传播给中国,维新变法救亡图强,推动中国政论写作和言论自由的进程。

他一生勤奋乐观,著述宏富,留给后人1400万字的瑰宝《饮冰室合集》。

一代名流梁启超,曾令无数佳人爱慕不已。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终生未嫁,友人问及此事,她回答说:“生平可曾许的男子不多,而梁任公(梁启超)早有妻室……难得相当伴侣,只有以文字自娱了。”

那么,如此卓越的男人,他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又如何呢?这要从他背后的三个女人说起。

梁启超背后的三个女人梁启超背后的三个女人

夫人李蕙仙,这是一段恰到好处的婚姻

1889年时任朝廷维新派大臣李端棻,以大学士身份典试广东,17岁的梁启超才华出众,受到他的特别赏识,他亲自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这位少年才俊。

两年后,梁启超千里迢迢赶到北京,与李蕙仙结婚。23岁的李蕙仙下嫁19岁的梁启超,成为梁启超的第一任夫人。

这门亲事正如康有维所赠诗,让梁启超“贾生正年少,诀荡上天门”。

尚书李端棻对他有知遇之恩,这段婚姻更为才子的前途锦上添花。

李蕙仙出生在北京固安,官宦之家的她熟读诗书,吟诗作文、琴棋书画样样拿手,实为名门才女。婚后,她做先生的国语老师,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学习新学,她全力支持先生的事业。

宦门闺秀嫁入寒素之家,第二年她随丈夫回到老家,广东新会县茶坑村,这是堂兄李端棻要求她去尽晚辈的礼仪。梁家虽为当地乡绅,父辈都靠教书维持生活,梁家还是比北京娘家贫苦得多。

来到南方的农村,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李蕙仙毫无怨言,她亲自挑水、舂米、煮饭,尽力操持家务,奉侍长辈,关爱老小。

梁启超“常受夫人策励和帮助”。贫穷的青年时期,他所蓄的竹简斋石印24史,就是李夫人变卖了陪嫁的首饰换来的。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到上海维新创办《女学报》,李夫人做编辑及撰稿人,他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李夫人担任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学校长。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出逃日本。在极艰难的境遇下,李蕙仙代替梁启超服侍老人,抚养幼女,接济亲戚。梁启超曾在家书中,充满了对夫人的感激之情和敬佩之心。

1902年,她带着家人东渡日本与夫团聚。

中年时,梁启超屡遇艰险,李夫人以大义鼓励他的勇气。梁启超护国讨袁,深夜诀别,李夫人从没拖过他的后腿。正如梁启超在《壮别》诗中写道:“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李蕙仙是梁启超的“闺中良友”,他们互敬互爱、互相信任。

李夫人严谨能干、坚强果断,而梁启超天真忠厚、性格温和。他们性格互补,李夫人正是指导梁启超言行的生活伴侣。他们一起经历了政坛风云,文坛骇浪,始终相依为命。

李夫人助夫施展才华,替夫抄录文章,做梁启超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梁启超一生在政治上,特别是学术上的巨大成就,自有李蕙仙的功劳。

他们共同生活了33年,可谓“美满姻缘,百年恩爱”。1924年秋,李蕙仙因乳腺癌病逝。梁启超在祭夫人时,表达了他的拳拳真情:“……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也许他们的婚姻,掺杂了许多感情之外的东西,也没有惊心魂魄的爱情,却能彼此信任、体贴,实在不失为恰到好处的婚姻。

红颜知己何蕙珍,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

何蕙珍是著名侨商之女,1879年出生于美国。她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思想先进,英文极好。16岁就在学校任教师。何蕙珍聪慧伶俐,才貌双全,她关心中国大事与民族前途,更是梁启超的超级粉丝。

1899年底,逃亡在日本的梁启超,应康有为邀请,赴美国檀香山进行护国宣传工作。他的的迷妹何蕙珍给他做翻译,引发出一段“发乎情,止于理”的爱情故事:

有一天,梁启超参加何家大院的宴会,何蕙珍坐在梁启超旁边,淡淡轻香浸入梁启超的心腑。

何小姐阳光可爱,翻译时学识广博,谈吐不凡,她对梁启超的著述相当熟稔。这场宴会几乎就是何小姐与梁启超的对语,而且他们像多年相知的朋友一样。

宴会后,何小姐拿来一叠文稿说:“这是我代先生笔战的英译中草稿,请先生惠存并予指教。”看到这些手稿,终于解开了梁启超多日的疑惑。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梁启超一到檀香山就到处奔走演说,清政府驻檀香山领事馆人员,买通了当地的一家英文报纸,发表文章攻击梁启超。他不懂英文,虽然心中不服却不能回击,只好置之不理。

而后不久,另一家英文报纸开始回击为他辩护,文章论说精辟,文字清丽。虽未署名,但作者对梁启超的经历和观点了如指掌。

原来,这些文章竟都出自何蕙珍之手,是何小姐帮他解了围。他顿感生命中的知己,真正懂他的人就在眼前。

临别时,何蕙珍大胆表白了对他的爱慕之情,道出了“非先生不嫁”之意。此时,梁启超已坠入情网,几近痴迷。

不久,一位好友前来婉劝说媒,梁启超想如果娶到何小姐做夫人,堪比李夫人教他国语一样,谙习英语,对将来他在全球的事业极有帮助。可他已经提倡“一夫一妻”的社会理念,他更担心的是李夫人不能同意,只好婉言回绝。

而他还是有了动作,1900年5月,他写信给妻子李蕙仙,汇报了他与新恋相识、交往,直到分手的过程,还自嘲他迷恋何小姐是“可笑之举”,其实是欲擒故纵。

当李夫人回信说,曾准备通报给梁父以示成全他和何小姐,他怕父亲反对会影响到他与夫人的夫妻关系,连忙回信给李夫人说,绝没有娶何小姐的意思。当时国内形势急剧恶化,他不能过于沉溺儿女私情。

数日后,在何蕙珍英文教师的宴请上,再次见到何蕙珍,梁启超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不敢触及敏感的话题。而在告别之时,何蕙珍依然坚定:“…我之心惟有先生”。

他轻轻道了声“珍重”,几近逃奔而去。似乎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却欺骗不了内心,这期间,他陆续写了24首情诗,表达对何蕙珍的思念和无奈之情,他将刻骨的爱慕融入到文字中:“颇愧年来负盛名,天涯到处有逢迎。识荆说项寻常事,第一知己总让卿。”

何蕙珍,一生未嫁,直到终老。她守望着纯真的爱情,冷暖自知。

他的这段恋情“亦发乎情,止于理义而已”。对于梁、何二人确实是遗憾,但这份美丽的遗憾,却为中国的“一夫一妻”制开了个好头,也许还赋予了“真爱”新的定义。

二夫人王桂荃,她营造了温暖和睦的家

梁启超的二夫人王桂荃,在梁家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她是李夫人的随身丫鬟,1903年,在日本流氓期间,由李夫人做主让她与梁启超成了亲。

当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因梁启超倡导“一夫一妻”制,所以,李夫人在世时,王桂荃一直隐藏在幕后。

王桂荃小名来喜,是梁启超给她取名王桂荃的。她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继母将她卖给人贩子,几年内被转卖了4次,落脚到李蕙仙的娘家。

1894,李蕙仙回家探亲,看到王桂荃聪明勤奋,就把她带到梁家做了丫鬟。

孩子们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厚,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王桂荃出身低微但品性高尚,是孩子们喜欢娘,她坚韧、上进又吃苦耐劳,还特别有包容心。

她是李夫人的得力助手,掌管着家中的事物,又是家务的执行者和主要劳动力。梁启超出门在外时,是她随行照料生活,梁启超说,非王夫人做的菜吃不下口。

她负责家事的外联,家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孩子,督促孩子们写作业。她跟着孩子们读书写字,这样她学会了看报、记账、写简单的信件。

梁思成回忆,有一次,因为考试成绩不如弟弟思永,他被李夫人痛打一通。而后,娘搂着他温和地劝说:“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选择哪样好?人不怕笨,就怕懒,看你爹很有学问了,还不停地读书呢。”王桂荃用这些朴素的语言,激励着孩子们刻苦读书、勤奋做人。

她没有名份,可是她明白自己该有的本分,从不逾越规矩,深受整个大家庭的喜爱。

李夫人对佣人苛刻,动则打骂罚跪,王桂荃总是小心翼翼地周旋其中,她对李夫人处处委曲求全。她头脑清醒、忍辱负重,使得这个大家庭能够和睦安定。

1924年李夫人去世后,梁启超也身患重病,他对王桂荃更加依赖,一步也离不开王夫人的照顾。那段时间,他写给子女们的家书中,总是提到王夫人。

1929年初,梁启超也在北京病逝了,王桂荃好像失去了灵魂。

梁启超一生著书立说,享誉世界。却没有留下任何积蓄,只留给了王桂荃9个孩子,留给了她全部的生活重担。除了思顺和思成,其他几个孩子还都在上学。

王桂荃艰难地撑起这个家。为了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她变卖财产,到处借钱,送孩子出国读书,送孩子去当兵。历经生活的考验,她的勤奋和毅力影响着孩子们,也成就了这9个孩子的一生。

她没有辜负梁启超的托付,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真是人间奇迹。最后,是她成就了梁启超,让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父亲:“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生前曾感激地说:“王夫人是我们家极其重要的人物”。而他一生写了千万文字,却没有一个字写给生命中这个最重要的女人。

1968年,王桂荃走完了她83年的人生。她是中国寻常女性的缩影,但她却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

梁家的子孙们,在梁启超夫妇的墓碑后侧立了块卧碑,并种了一棵小松树,题碑名为“母亲树”,梁家给了王桂荃一个应有的位置。

梁启超背后的三个女人,就是那个历史时代女性的缩影。在民国时期,女人的地位逐渐提升,却还是身不由已。

历史已经远去,女性的地位不再卑微。而今,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婚与不婚,最好的爱是成全你。愿你能选择相知相爱的人,闲时情浓,遇事知己,坎坷相伴,顺风相携。

在相互包容的日子里,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亦师亦友亦知己,应该就是最美满的婚姻模式吧!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