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七品小官冯拯是怎样扳倒副宰相寇准的?
北宋至道二年(996)七月,宋太宗在南郊祭祀天地。按照惯例,郊祀礼成之后,中外官员皆应加官进秩。当时的宰执包括宰相吕端,(副宰相)参知政事张洎、李昌龄、寇准。四人之中,寇准年龄最小(35岁),但是年轻有为,最得太宗宠幸。而吕端(61岁)、张洎(62岁)、李昌龄(59岁)三人年岁虽长,却都得到过寇准的举荐,故寇准在宰执中说话最有分量。
寇准以天下为己任,喜欢品评人物,奖掖人才,不讲资历,不问出处。但是他年轻气盛,有时做事过于刚愎。此次加恩,寇准作为主政大臣,安排进秩草率、有失公允。他的亲近故旧多破格安排到三省、御史台担任清要职务,而对平素不喜欢或者不甚了解的官员,则按次序、资历加恩。广州左通判、左正言冯拯被进秩为虞部员外郎(正七品)。地位略有提高,但是品级和职事没有变化。
北宋七品小官冯拯是怎样扳倒副宰相寇准的?
冯拯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一甲进士(探花),论年龄仅比寇准大三岁,也是少年成名的俊才。或许是因为出自赵普门下的原因,他的进步很慢,长期在地方任职。比他晚两年及第的寇准已经是朝廷二品大员、参知政事了,他才混了个七品小官。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准素不悦拯”,“拯尝与准有隙,故准抑之”。
对冯、寇交恶的原因,史书没有任何记载,大概是冯拯急于仕进,表现太过引起了寇准的反感。冯拯知端州之时,曾经十几次上书对朝政提出建议,宋太宗打算将他召回京城任职,谁料想却遭到了寇准的阻挠。此次郊祀加恩,冯拯感觉受到了压制,一怒之下上书弹劾寇准擅权乱政,并列举了他在岭南用人不公的事实。
根据历史记录,冯拯弹劾寇准并非捕风捉影,胡乱猜疑。同期,广州转运使康戬也上告吕端、张洎、李昌龄等朝廷重臣党同寇准,遇事不争,成了寇准的傀儡。康戬是高丽人,与寇准同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得苏易简(太平兴国五年状元)举荐担任岭南东路转运使。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兼有考察地方官吏、向皇帝举荐人才的职责(相当于省部级干部)。康戬说话的分量,自然要比冯拯高出很多,让人不得不信。
宋太宗本是个多疑的人,权臣结党、任用私人触及到他的敏感神经。于是“上大怒,召(吕)端等責之”,吕端、张洎等人把责任推给了寇准。太宗不听寇准一再辩解,将他由参知政事降为给事中(正五品),出知邓州(今河南省邓县)。
七品通判冯拯扳倒了二品执政寇准,冯拯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却也从此与寇准有了解不开的死结。在景德初年澶渊之战以及后来天禧年间寇准与丁谓的党争之中,冯拯都站到了寇准的对立面,留下终身憾事。据丁谓《丁晋公谈录》记载:冯拯晚年时常追悔,不该意气用事与寇准结怨,乃至于做出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宋真宗即位,长期在外地任职的的冯拯被召回京师,开始受到重用。冯拯也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在人才济济的咸平年间迅速崛起,5、6年便升任参知政事。《宋史》对冯拯的评价不算高,说他“议论多迎合主意”,也就是看皇帝的脸色说话。事实上,冯拯与奸人丁谓之流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大中祥符年间,王钦若、丁谓之流投宋真宗之所好,积极帮助他东封西祠,大兴土木,耗尽民脂民膏,天下目为奸邪。很多正直之士如王旦、寇准都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晚年多引以为憾。而冯拯对此类祸国殃民的行为极为反感,多次称病辞去高官出知州府,很是难能可贵。
大中祥符元年封禅泰山,这是真宗皇帝倾尽心血搞的重点工程,所有朝廷重臣都被“委以重任”。冯拯时任参知政事,是朝臣中的第三把手,按班次顺序被任命为仪仗使。礼成,百官全部加官进爵,冯拯进秩为尚书左丞。他上书称病,自请解职。宋真宗以手诏谕旨,又命宰相王旦亲自到府邸,命其上朝视事。
大中祥符四年正月,真宗亲祀汾阴,冯拯又为仪仗使,礼成后迁工部尚书。冯拯再次称病请辞,真宗拜其为刑部尚书、知河南府(相当于副总理降为省长)。大中祥符七年,冯拯知河南府任期已满,被召回朝任命为御史中丞(御史台长官,相当于纪委书记)。此时,宋真宗和满朝文武正为祭祀老子、供奉玉皇大帝忙得如痴如狂,在此大环境下能有何作为!于是冯拯第三次上书称病请辞,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知陈州(由府到州,实际上是降级了)。宋真宗曾经对宰相王旦说:“冯拯放着好差事不干,非要到清闲的州府去任职,这是什么原因?”王旦不敢道出实情,以他故搪塞过去。
随着真宗晚年老迈昏聩,天禧年间的党争异常激烈。天禧四年底,寇准的政敌丁谓、钱惟演、曹利用等人结为政治同盟,在皇后刘娥的帮助下,将寇准、李迪等正直之士罢政出朝,贬往偏远之地任职。冯拯则坐收渔利,以兵部尚书升任枢密使,不就又被任命为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少傅、平章事,成为仅次于丁谓的次相。
真宗死后,丁谓及其党羽气焰熏天,又暗地里与刘太后争权。冯拯遂联合王曾等人,以雷允恭“擅移皇堂”(擅自移动真宗陵位)一事,借题发挥将丁谓罢职流放崖州,其党羽亦被悉数罢黜。冯拯接替丁谓担任司徒、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为首席宰相,一时间位极人臣。
《宋史》记载的几件小事颇能说明冯拯的为人。工部尚书林特是丁谓的亲信,史书称他“天性邪险,善附会”,是大中祥符年间靠投机钻营升起的政治明星。冯拯拜相不久,林特便迫不及待地登门拜访,谁知等了一整天也未获接见。林特只得请人传话,说有要事相商,冯拯答有事到政事堂去谈。第二天,林特到政事堂求见,冯拯又派人传话说:“你也是朝廷大员,有事情何不亲自上奏朝廷?”林特热脸贴了个冷屁股,羞愧难当。钱惟演是吴越王钱俶之子,其人文采出众,算是当世才子。钱惟演趋炎附势,醉心功名,他把妹妹借给刘太后的兄长(实为前夫)刘美,与刘太后是姻亲。
后为了巴结权臣丁谓,又与丁结为儿女亲家。在丁谓与寇准的政治斗争中,他上蹿下跳,呼风唤雨,出力不小。丁谓倒台以后,时任枢密使的钱惟演以为机会难得,便积极奔走图谋相位。冯拯一向看不起他的为人,借口对刘太后说:“钱惟演是太后的姻亲,不宜担任宰执。”把他赶到地方任职。
天圣元年(1023年),风头正劲的冯拯急流勇退,五次上表称病请求罢去政务。九月,冯拯真的病了,不久因病过世。北宋朝廷给了他很好的谥号:文懿。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