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李元昊与西夏佛教
西夏是宋代人对党项族所建立的大夏政权的称呼。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早在远古时期,就游牧生活于中国西北部地区。唐朝末年,党项首领拓拔赤辞降唐,被唐封为西戎州都督。后其首领拓拔思恭出兵助唐镇压黄巢起义,在收复长安的过程中起了作用,唐封其为定难军(今陕西靖边白城子)节度使,进爵夏国公,赐姓李。从此,觉项族便据有今陕北的广大地区。拓拔思恭的子孙相袭传到了宋代,其首领李继捧投附宋朝,其弟李继迁不愿归宋,率所部西迁灵州(今宁夏宁武)抗宋自立。公元1004年,继迁死,子德明立。继迁、德明父子以陕北和宁夏部分地区为基地,不断扩展势力,奠定了割据自立的基础。公元1031年,李德明死,子李元昊继位。其统治地域扩展到了东接黄河、西临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今陕西北部,宁夏、甘肃大部的广大地区。公元1038年,李元昊自立为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正式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政权在中国北方存在至公元1227年被蒙古人所灭,共历十帝,一百九十年。
西夏王李元昊与西夏佛教
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原本并不信奉佛教。据有关专家考证,西夏统治者崇奉佛教举行佛事活动约始于李德明统治时。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李德明母亲去世,下葬时德明曾要求到宋朝北方佛教中心五台山修供十座佛寺,并派致祭使者护送所供物品至五台山。这件事情说明当时佛教已成为党项王室主要的信仰。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李德明又遣人向宋朝乞请佛教大藏经,仁宗即以新刊之《开宝藏》相送。这又说明党项人对佛教信仰的不断加深,并且具备了初步的基础。
德明之子元昊,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在继位称帝前,在军事上不仅与北宋、契丹相抗衡,而且还西击回鹘(河西走廊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南攻吐蕃(青藏高原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攻占兰州。这些地区均为佛教倡行之地。所以,西夏佛教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5年),李元昊献马五十匹,以向北宋求赠佛经,仁宗即赐给西夏佛经。次年,印度僧人善称等一行九人,来到西夏管辖的夏州(今陕西靖边),这些人是去北宋京师汴梁(今开封)向宋朝皇帝贡献梵经、佛骨、铜牙菩萨像而返回的。他们被李元昊强行留于驿舍,李元昊向他们索求佛经不得,便将他们关押起来。此事元昊虽显得有些不择手段,但也可以看出对佛教的迫切心情。公元1038年,李元昊于称帝前的几个月,曾上表北宋皇帝,欲派使者去五台山供献佛宝,请宋皇帝允许。据有关史料分析,他的根本目的是想窥探河东道路,为他称帝立国做准备。在这里,虔诚的礼佛盛事,又和政治斗争或间谍活动连在一起了。
李元昊于西夏立国前夕,不仅向宋朝乞请佛教大藏经,而且还令大臣野利仁荣等创制记录党项语言的民族文字。他立国称帝后,即开始组织翻译佛经,将汉文佛经转译为西夏文。这就使佛教在西夏境内的进一步流传有了坚实的基础。据有关文献记载,李元昊本人熟悉汉族文化并通晓佛学,他不但按北宋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官制、分别服式、自建年号、增置郡州、整顿军旅、延揽人才,而且和中原王朝的帝王们一样,把佛教作为自己政治统治的补充手段。他立国称帝初年,为了发展佛教,曾使人广搜佛舍利,造龛立塔,以示供养。当时所建连云舍利塔,是西夏王朝所建最早的佛舍利塔。西夏名臣张涉奉元昊命,曾为该塔撰写了一篇塔铭,称赞李元昊敏辩迈唐尧,英雄超汉祖,钦崇佛教,悉心修饰,金乘宝界,合掌护持,等等。
除翻译佛经,供修佛舍利塔外,李元昊还延揽重用僧人,尤其是对回鹘僧人特别礼敬,并组织许多回鹘僧人翻译佛经。这些回鹘僧人对西夏佛教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元昊不仅使僧人从事佛教事业,有时还任命僧人出使北宋或周围其它割据政权。天授礼法延祚八年(公元1045年),夏、宋议和,元昊即派西夏僧人吉外吉与法正二人到宋朝,以为答谢之使。以佛教僧人为友好往来使者,正说明李元昊广兴佛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宗教本身。正因为这一点,李元昊特别注意北宋以来西夏汉僧的行迹。北宋有关官员曾两次分派僧人王光信与法淳到西夏行反间计,进行间谍活动,均被李元昊发现而未遂。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公元1047年),李元昊诏于兴庆府东十五里处建高台佛寺,役使民夫无数,在该寺周围又建诸佛塔,塔高数十丈以存佛教大藏经。李元昊还钦定每年四季之孟朔日为圣节,令西夏官民于该日礼佛,掀起了西夏全境信仰佛教的高潮。
李元昊广兴佛事,虽不如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帝王,但他在西夏历代帝王中,是推行佛教最为关键的人物,他的一系列与佛教有关的活动,如求藏、揽僧、修塔、建寺等,都为后来的西夏佛教提供了必要的发展条件。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