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4个与汉相萧何有关的成语

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诞生了。刘邦曾说:”运筹帷幄刘邦不如张良;理财治国他不如萧何;领兵打仗他不如韩信......但这三位人中豪杰却无一不伏耳听令于他。“大家都知道,一个巨大的集团想要运行起来,必须要有一个头脑精明的管家。萧何,无疑是西汉王朝这个集团的财务总监。刘邦能够让萧何管理他家的所有财物,足以说明萧何深得刘邦的信任。这点在后来刘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时期就可以得到印证,刘邦杀了所有有威胁的功臣,唯独对萧何深信不疑,而且还让他继续辅佐汉惠帝。

4个与汉相萧何有关的成语4个与汉相萧何有关的成语

关于萧何,我们所熟知的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今天我讲的是与萧何相关的4个成语,至少有一个是你不知道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讲的是萧何与韩信之间的故事。韩信,据传受到黄石公授予兵书,用兵如神,自言用兵”多多益善“。起初,韩信投奔刘邦没有得到重用,刘邦只让他在军中做一名小官。偶然机会,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军事天才。正当萧何打算向刘邦举荐韩信时,韩信却因刘邦没有重用自己心灰意冷,连夜逃走了。萧何知道后,心中万分焦急,连夜追回了韩信,这也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刘邦本来不愿意,后来在萧何的劝说下,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以后,韩信超乎常人的军事才能得以施展,为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建立了赫赫军功。

刘邦称帝后,韩信因功高盖主还有高超的军事能力而被猜疑。刘邦先是解除了韩信的兵权,接着逮捕了韩信,因朝中大臣劝谏,又释放了韩信,封了”淮阴侯“,将其软禁在长安。韩信蒙冤受辱,心生怨念,图谋造反。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雉告发他,吕后就找来萧何商议。最后,萧何亲自设计诱骗韩信到长乐宫中杀害了,当时名震大陆的韩信就这样落下人生帷幕。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的由来,现在被用来指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同一个人。

萧规曹随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出自汉代扬雄的《解嘲》,原文说:“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这个成语是萧何与曹参之间的典故。曹参,刘邦沛县起兵时的老部下,跟随刘邦东征西讨,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深得刘邦信任。

汉武帝刘邦去世后,刚刚即位的汉惠帝见新丞相曹参整日与人饮酒畅谈,不理国事,心中纳闷。于是就派曹参的儿子曹窑给曹参带话,有意点醒曹参。无奈曹参不知就里,反倒将自己的儿子大骂一顿,赶回了汉惠帝身边。曹窑非常委屈,就将事情的原委告知陛下,汉惠帝听后心中更加疑惑恼火。第二天退朝后,单独留下曹参并狠狠地责问他。知道汉惠帝本意的曹参问了皇帝两个问题:第一,汉惠帝和汉武帝相比谁厉害;第二,曹参和萧何相比谁更聪慧。不用问也知道,儿子不如老子,曹参不如萧何。于是,曹参向汉惠帝说道:”汉武帝和萧何相国在天下一统后制定很多明确的法律规定,实施后效果颇好,我们两个的才能都不如他们,再去制定新的法令也无法超越他们,毫无意义,现在您是守业的时期,遵照先人的法令,谨慎执行不就行了吗?“汉惠帝听后恍然大悟。曹参任丞相三年时间里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令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得当时的政治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休养生息,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有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汗马功劳

史记·萧相国世家》和《汉书·萧何传》中有一段关于“汗马之劳”的故事。萧何是刘邦沛县起兵造反时的老人,出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刘邦秦亡灭楚以后做了皇帝,任命萧何便担任相国,论功行赏萧何排在第一位,被封为”酂侯”。但是,很多武将不服气,他们觉得自己在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一个只会在后方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连汗马之劳都没有的人,封赏凭什么在我们之上。刘邦举了个例子,他把众位武将比作猎狗,把萧何比作发号施令的人,所以人虽然没有直接捕获猎物,但却是居功至伟的,而且你们最多只是一家三四个人追随我,只有萧何,整个家族都一起追随我,所以他的功劳第一。此话一出,大家都不说话了。

“汗马之劳”,现在一般都说“汗马功劳”,形容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劳,已不限于军事方面。《韩非子·五蠹》中也有“汗马之劳”的说法,《战国策·魏策》中也有记载:“张仪说楚曰:‘不费汗马之劳,不费十日。而拒扞关’。”《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

发踪指示

同样是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和汗马之劳出于同一个典故的“发踪指示”,也是一句成语,比喻指挥冲击。

原文是这样的,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 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怎么样,各位朋友,不知道最后的这个成语你们听说过吗?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