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汉武帝大兴巫蛊之祸:妻离子散,骨肉相残

巫蛊的出处

“巫蛊”二字,在中国汉朝之前的典籍上没有记述。有人认为《易经》之中的“蛊卦”和巫蛊有关系,完全是牵强附会。

易卦之“蛊”,乃故老之“故”的通假,和巫蛊的“蛊”全无关系。蛊,其古音和“鬼”字通假;同时,蛊还通“诅”,是诅咒之术也。可以说,“巫蛊”,是巫鬼之术或者是巫诅(咒)之术。

汉武帝大兴巫蛊之祸:妻离子散,骨肉相残汉武帝大兴巫蛊之祸:妻离子散,骨肉相残

《汉书》记载说,“巫蛊”起自胡巫,是从匈奴传到中土的,也非常有道理。因为匈奴民族信奉的萨满巫术,和史书中记载巫蛊术操作方法非常近似,就是以桐木制作小偶人,上面写上被诅咒者名字,生辰八字,然后装神弄鬼一番,施以魔法和诅咒,将木偶埋放到被诅咒者的住处或附近。

经过这样的魔法巫蛊,信者就认为,被诅咒者的灵魂即可受控制,他的性命就能掌握在施法术人的手中。

“巫蛊之术”初露端倪

战国晚期开始,战乱导致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使得匈奴萨满巫术渐至中土,逐步流行,无论是下层百姓还是上层王公贵族,皆对巫术深信不疑。

武帝继位之初的元光年间,皇后陈阿娇失宠,也曾使用巫蛊之术诅咒过刚刚得武帝宠爱的美人卫子夫。武帝发觉后,就把昔日金屋藏娇的皇后废黜,受此事件牵连,被杀的女巫和宫人多达300人。

但当时的巫蛊案件,仅限于皇宫内廷,对于国内政治影响很小。如果巫蛊之术到此为止,那还算是一件幸事,可惜最终酿成了大祸,这场祸患是怎样酿成的?我们下一讲来分析。

“巫蛊之祸”武帝难辞其咎

金屋藏娇的女主角出于嫉妒之心曾用过巫蛊之术,但影响很小,现在我们来看看影响整个朝运的巫蛊之祸是怎样的。

武帝征和元年冬天开始的巫蛊之祸延绵数年,牵连诛死者甚众,而且都是与皇族有关的公卿大臣,甚至包括了皇太子刘彻、皇后卫子夫,丞相公孙贺、刘屈氂,诸邑、阳石二公主,以及三个武帝皇孙。汉朝政治中心的都城长安,也在此次重大政治动乱中流血成渠,平民死伤数万。

巫蛊之祸,成为武帝晚年空前的一场政治乱局,对日后的大汉朝运作影响深远。汉武帝晚年体弱多病,产生幻觉,梦到木头小人想攻击他,实际完全是由于身体的原因。

木头将要腐烂,虫子就会在其间寄生。加上武帝年岁已高,本性又残忍好杀,导致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心术既荒,妄念又生,致使巫蛊之祸,妻离子散,骨肉相残!

“巫蛊之祸”的源流

逐本寻源,巫蛊之祸也有它的“科学”解释。武帝天汉年间,汉朝国内疫病大流行,连霍去病这位天下无双的青年英才,都在这场汉朝大疾疫中得病而死。这种疫病最初很可能是由匈奴所致。

当然,并非匈奴萨满巫师能把人咒死,但他们行动后果,导致了疾疫的发生和流行:

匈奴萨满巫师指导匈奴军人,将病死的牲畜埋到汉军经过的水源上方,或者将未死的受传染的疫病战马驱赶到汉军军营内,最终造成汉军人马染病。

这种因死马死牲畜造成的病毒,随着汉军的凯旋,被军人带到了长安等地,造成了疫病在都城和附近地区的大爆发和大流行。

即使在今天,我们对于变种的许多病毒都束手无策,更何况当时科学很不发达的汉朝。时人迷信,就把这种致人死命的疫病归结为巫蛊诅咒。为此,年老体弱的汉武帝,更是疑心四起,加之他本人晚年也受病毒感染,更加深了他对巫蛊的恐惧。

所以,巫蛊之祸这个历史谜团,其实也不是很难解:

主因是汉武帝多疑猜忌的性格,次因是匈奴人最早的“生物病毒细菌战”,辅因是他平时服用的导致幻觉发生的“神仙大力丸”,种种相加,大灾难最后来临。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