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由于这种制度是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又称为科举。科举制度有四大显著特点,一是分科考试;二是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三是允许的参考人自由报考;四是以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之前的血缘世袭关系和氏族的垄断用人制度。当时有人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来形容科举制度和其他用人制度的巨大差别,也就是说这一制度使得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能够有机会进入社会上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智的机会。当然科举制度实行后期发展到一个瓶颈期,这一时期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都严重束缚了应考者,让许多知识分子只求考试而不求实际学问。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从隋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前后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历史,而且对西欧国家启蒙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个科举考场,在古代时期,江南贡院每年要接纳上万的科举考试人,足可见当时的科举制度覆盖范围之广。对于选拔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有秦朝以前的世卿制,西周的血缘世袭制,汉朝的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文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等等。这些选拔人才的制度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没有机会参加考试,也就是说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民主性和平等性。
科举制度在南北朝时期开始萌发,真正施行其实是在唐朝,这一时期氏族门阀的衰落以及庶族地主的兴起为科举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便正式开始实行科举制。科举制的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后者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科举制度中常设科目有50多个,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是参考人比较重视的,例如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就是明经和进士。明经主要是考时务策与经义,而进士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时务策、诗赋、文章,进士比明经的考试内容要难得多。
唐朝有许多宰相都是进士出身,唐朝常科的考生主要来源于生徒和乡贡。生徒是指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之后被送往尚书省的受试者。如果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则是乡贡。科举制度考试中的最高级别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采用分科考试的形式录用人才,明朝时期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考试方法严密程度超过了以往朝代,应试者必须进学院成为才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