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波尔塔瓦战役:欧洲与亚洲的对决

波尔塔瓦会战是大北方战争的一部分,发生于1709年6月27日,战争地点在乌克兰东部波尔塔瓦。参战方指挥官分别为瑞典陆军元帅乌尔丽卡·埃利诺拉和俄国沙皇彼得大帝。

波尔塔瓦战役:欧洲与亚洲的对决波尔塔瓦战役:欧洲与亚洲的对决

回顾俄罗斯的历史,笔者认为有三次决定其命运的战争,按照由今及古的顺序,第三次是从1941到1945年的苏联卫国战争,俄罗斯人通过莫斯科保卫战和作为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彻底打败了希特勒法西斯,从而同美国一样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二次发生于拿破仑占领欧洲大部之后率军入侵俄国的1812年,俄国老将库图佐夫指挥俄军在“博罗金诺”战役中彻底打败了拿破仑,从此俄罗斯获得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而第一次则是发生于1700至1721年间的“北方战争”。而其中有一场决定整个“北方战争”总结局的鏖战,俄罗斯由此获得了“通向西欧的窗户”,大大促进了其欧化进程。然而,参加这场鏖战的另一方则将古斯塔夫二世及其后继者们的基业,尤其是“波罗的海内湖”的光荣输个精光,一个欧洲强国瑞典从此归于沉寂。这场给交战双方带来迥乎命运的鏖战,就是波尔塔瓦战役。至于战役爆发的主要原因,简而言之,一方需要“水域”,而另一方则要保持“水域”的绝对霸权。于是,只能兵戎相见了。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

欧洲国家的发展较多地体现出沿海国家的优越性,越往内陆的国家,它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观念,越相对地保守和落后一些,因此其社会进程也显得迟缓和沉重一点,俄罗斯就是这类国家的代表。

公元862年,北欧诺曼人(瓦良格人)的首领留里克率领亲兵占领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留里克死后,其继承者奥列格率部南下,占领基辅,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通称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廷帝国的交往中,逐渐接受了东正教。这次皈依实为俄罗斯与西方文化的第一次真正接触,然而,也正是由于选择了东正教的信仰,在俄罗斯人与信仰天主教的欧洲人之间播下了矛盾的种子。1147年,苏兹达尔王子多尔戈鲁基在莫斯科建立了一个军事殖民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部落性村落从此被载入了俄罗斯编年史。莫斯科兴起于古罗斯国家四分五裂之际,并逐渐变成大俄罗斯的中心,它不仅使整个东斯拉夫民族与欧洲分道扬镳,而且因为在战略上,莫斯科这个地区好像是陆海中的一个岛屿一样,并无可供防御的疆界,出于安全感的要求,它不仅成为一个军事化国家,并且进一步向所有方向进行领土扩张。1204年,十字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之后,拜占廷帝国日益衰落,所以,到了13世纪,东斯拉夫民族与欧洲之间的接触就更受限制了。成吉思汗及其孙子拔都的征服和统治,对罗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为拔都建立的金帐汗国所控制,此后的两个半世纪里,罗斯几乎与西方文明脱节了。其政治制度、军事组织和战术、文化及社会生活,甚至语言、服饰,都打上了蒙古的烙印。由于蒙古人的统治中心在东方,无力顾及西部,使罗斯与瑞典、日耳曼骑士团、波兰-立陶宛形成复杂的关系;而西北罗斯因被立陶宛长期统治,造成日后白俄罗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民族差异。15世纪末,伊凡三世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从伊凡一世,经过伊凡三世,最后到瓦西里三世,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国家统一。1547年1月19日,瓦西里三世的儿子伊凡四世(即俄国历史上著名的“伊凡雷帝”)在克里姆林宫正式加冕为俄国的第一任沙皇。“沙皇”,意为恺撒大帝,表示了伊凡四世重建罗马帝国的野心,他的国家开始以罗马第三自居。为什么把俄国比作罗马第三呢?这是因为伊凡四世认为恺撒建立的帝国是罗马第一,东罗马帝国是罗马第二,他的国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