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在我们的课本中,周厉王是一个暴君。他贪污财利,独断专横。其实周厉王是一个改革家。当然,他改革的目的不是为民众增加福祉,而是增加周王室的实力。
到了周厉王继位时,周王室已经衰落了,到了无法控制诸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地步。周懿王时期,为躲避犬戎入侵,周王室被迫从镐京迁都到犬丘!《史记•周本纪》中就此评价说:“懿王之时,王室遂衰”!
周王室的衰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课程。封建制度无不如此。一个夺取天下的军事集团,在取得胜利后,必须论功行赏。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最早都采取了分封土地的方式。欧洲的国王或中国的天子,都获得最大的一块土地。而功臣们依照军功的大小获得或大或小的土地。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近亲和功臣。
然而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诸侯国在不断发展。例如,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齐国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而周王室经过不断地分封,自身能够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越来越小。
周厉王有那么一点雄心壮志,企图重振周王室的权威。他首先能够想到的,自然是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
从理论上讲,天下的土地,其所有权都属于周天子,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分封出去的土地,产权属于被分封者,诸侯们自然有朝贡的义务。但在周王室势力衰微的情形之下,诸侯不履行朝贡的义务,周天子也莫可奈何。对于那些有被分封的山林川泽,名义上属于周天子,但作为一种习惯,国人有借以渔猎谋生的权利。然而周厉王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传统习惯法,于是有了所谓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地,最终饿死在那里,谥号厉王。
周厉王的所谓改革,很类似于后来王莽的土地国有制的政策,也很类似于王安石由国家垄断金融和商品贸易的政策。虽然王莽、王安石制定这种政策的动机与周厉王很不相同。王莽是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王安石是要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但政策实施的效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损害老百姓的利益,造成民不聊生的后果,最终不得不面临失败的结局。
周厉王还开了一个很坏的头,那就是压制言论。他实施言论高压政策,造成“道路以目”的状况,然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在与民意的对决中陷于孤立,被国人赶下台。
周厉王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召公曾经劝谏说:“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周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巫师告谁议论,周厉王就杀掉谁。这样一来,议论的人逐渐减少,但同时诸侯也不来朝拜。
周厉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6年),当时周厉王更加严苛,百姓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周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百姓对我的议论,百姓再不敢有怨言。”
召公说:
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塞回去而已。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处更严重。水蓄积太多,河流一旦决口,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让百姓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流水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放言论,使百姓敢说话。
周厉王时期的器具
因此天子治理国政,要使上至公卿、下到列士都能进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乐官进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进献前代得失利弊的史书,太师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然后由盲人乐师朗诵和宣读。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见辗转上达天子,左右近臣要尽规谏的责任,内亲外戚要考察和弥补天子的过失,乐师和太史要负责教导、诲育天子。老臣汇集、整理各方面意见,然后君王斟酌考虑衡量取舍。这样政事施行起来就很顺当,不会违背常理。
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土地有山川,人类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百姓有嘴巴,又好比土地有饶田沃野,百姓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百姓把话从嘴里说出来,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这是能够产生财用衣食。百姓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么赞同你的,跟随你的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阻。从此百姓都不敢说话。
召公真是一个智者,他说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且千古不磨的真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