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史记》并非司马迁一人所作

研究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经历和动机,则绕不开《太史公自序》。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自己说:“作七十列传”,但真正描绘人物的列传,其实只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而止,很显然,他是把讲述创作理念、心路历程的《自序》当成全书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了。

既然作者都点名突出这篇文章的重要性,那么后世研究《史记》的学者,必然要精读《太史公自序》。但谁都没有想到,一精读就出了大问题:司马迁在罗列自己全书的篇章之前,说:“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全书时间上下限都很明确,是从黄帝开始到“麟止”。但转过头在全文最后突然又冒出一句“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上限倒也算合榫,可下限时间就对不上了。所谓“麟止”,是套用了孔子撰《春秋》止于“西狩获麟”的典故,因为汉武帝也号称自己打到了麒麟,为此还改元元狩(有可能是追改),也就是说应该下限到公元前122到前117年左右,但太初可是公元前104到前101年,里外差了十多年。

虽然,十多年的出入对一本记载了上下几千年的史书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但问题是司马迁是一名严谨大学者而不是被日更压力逼到钻头不顾腚的网络写手,怎么可能写几百字就忘记自己说过什么呢?所以,学者们思来想去,觉得答案只有一个:考虑到《史记》的策划是从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开始,“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极有可能是他的写作大纲,而“自黄帝始”“至太初而讫”,则是司马迁根据写作进程对大纲进行的微调,如此一来,便能解释通了。

《史记》并非司马迁一人所作《史记》并非司马迁一人所作

这个问题虽然算是揭过,但更多疑问自然而然地涌了出来:既然是父子二人相继写作,哪些是司马谈完成,哪些又是司马迁创作?如果更进一步思考的话,那《史记》所有篇章真的都是司马迁写的吗?如是种种问题,构成《史记》篇章、版本及流传研究的核心问题。

《史记》的最初构想是司马谈,而且已经为此搜集了很多材料,甚至拟定了初步的大纲,这个事实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在这篇《自序》中,司马迁口述了父亲临终时,是如何含泪握着他的手,嘱咐他继承家学渊源,“无忘吾所欲论著”,而他又是如何承诺“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很明显,司马迁继承的不仅是遗志,还有“先人所次旧闻”。

司马谈死后第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继续收集资料的工作。大约是在太初元年(前104),这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司马迁大约正是趁着这个仪式感满满的时期开始着手创作《史记》,前后花了20年左右的功夫。这么长时间,给予了司马迁充分精修的空间,得以尽可能地统一文风,调整抵牾。但这么一来,后人就更难凭借《史记》原文分辨他们父子的创作了,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去分析推测。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