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为什么万历皇帝要解除戚继光的兵权?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怀抱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凌云壮志,横扫东南12载,独镇蓟州16年,指挥着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保家卫国,抵抗侵略,是大明王朝真正的万里长城。

在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中,戚继光先后80多次同倭寇浴血奋战,鲜有败绩。先后取得了台州、福建、兴化、仙游等大捷,痛歼来犯的倭寇匪患,守护着沿海百姓的安宁,换来了大明子民的富足。

其后,戚继光转战北方,奉命镇守蓟州。在此期间,戚继光一边操练兵马,一边修整长城。始终做到枕戈待旦,常备不懈。“在镇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同样让蒙古铁骑闻风丧胆,不敢犯边塞秋毫。期间虽有几次小规模的战事发生,但都被戚继光轻松击退,打得鞑靼骑兵毫无还手之力。

戚继光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来源于他的杰出军事理论和思想,这些思想和理论,都体现在他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里。这两本著名的兵书,也让戚继光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

戚继光戎马一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平南倭,抗北虏,上安社稷,下抚黎民,用几十年的赫赫战功换得大明难得的安宁,为大明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忠君爱民的旷世奇才,在晚年却十分凄惨。

万历十年,戚继光被万历皇帝从北方重镇蓟州调任广东。当时的广东倭患已平,几无战事。朝廷将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奇才,从边关要塞,一下调到天下太平的广东。从指挥十几万虎狼之师的大将,沦为手底下只有区区2000兵马的兵头,实则是剥夺了他的兵权。戚继光就这样被朝廷弃用了。

一年后,戚继光再遭打击,他广东总兵的职务也被罢免了,只好收拾行装,回到山东老家。

由于戚继光被罢,戚家军众多将领也受到牵连,或罢官免职,或遭贬流放。他唯一的弟弟戚继美,也被罢免了贵州总兵一职,先于戚继光回老家了。

但当戚继光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时,迎接他的,却是弟弟去世的噩耗。58岁的铁血硬汉戚继光,痛不欲生,欲哭无泪。

但是,厄运又接踵而至,从小妾那儿过继给妻子王氏的儿子戚安国,不幸染病夭折,这个打击让王氏几乎精神失常。终于在万历14年,王氏愤而执意离家出走,扔下了孤独的戚继光。

善良的戚继光不得已,把自己一生微薄的积蓄全部交给了王氏,以保证她后半生的生活。

为什么万历皇帝要解除戚继光的兵权?为什么万历皇帝要解除戚继光的兵权?

此时的戚继光,一边承受着罢官回乡的巨大落差,一面又要面对家破人亡,妻离子夭的悲惨局面。更为窘迫的是,戚继光已一贫如洗,生活无以为继,甚至“医药不备”,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了。

万历15年,苍老憔悴、贫困潦倒的戚继光,在一个风雨如晦的夜里凄然离世。“鸡三号,将星陨矣”。但万历皇帝,居然对这个朝廷柱石的去世,没有任何反应,任由当地百姓自发地安葬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那么,导致戚继光晚年如此凄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张居正的去世。

万历1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由于他生前大权独揽,在辅政的10年期间,大力推行改革,开罪了不少朝中权贵,也让万历皇帝对他很是忌惮。

当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就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诬陷他“贪滥僭奢,招权树党,忘亲欺君,蔽主殃民”。万历皇帝不但抄了张居正的家,剥夺了他的所有头衔,还开始了对所谓“张党”的秋后算账。

戚继光无疑是“张党”的核心成员之一。没有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他根本不可能建立如此赫赫战功,让自己名垂青史。

《明史》载,戚继光“赖首辅大臣张居正倚任,事与商榷”。同时,张居正为了让戚继光“动无掣肘”,把他身边意见不合的官员全部调离。《明史》里是这样说的:“有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可见张居正对戚继光的信任。

因此,戚继光能够忠实地执行张居正的军事策略,南平倭寇,北据鞑靼,让当时的大明边境固若金汤。

张居正离世后,对他的清算,自然会波及到戚继光。别有用心之人,甚至指责戚继光和张居正有谋逆之心,说他们“夜中开门递进,意欲何为?莫非反状呼”。

昏庸又自私的万历帝,在宵小之辈的鼓噪下,开始厌恶这个立下了盖世奇功的边关大将。

在这样的氛围中,时任兵部给事中张希皋和张鼎思为取媚万历帝,上书弹劾了戚继光,戚继光的厄运由此开始。

就这样,这位为国为民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的一代民族英雄,就此陨落。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