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降清早有预谋?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假象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尽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的部分诗句,它不仅道出了那一段悲壮的往事,也让吴三桂背上了为一个女人而降清的千古骂名。
诗人的想法是荒诞的,堂堂吴三桂难道为一个红颜知己而降清?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没有稳定局面,反而把北京城搞得乌烟瘴气。李自成本该安抚民心,招降各地的明朝将领们,结果他却派兵攻打吴三桂。
失败不可耻,李自成没有吸取教训,他胁迫吴父写信招降吴三桂,并给了大量犒赏。就在吴三桂回京时,听到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抢去,吴三桂怒了,结果掉头杀回山海关,“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遣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上书睿亲王乞师。”
吴三桂降清,看似顺理成章,其实早有预谋。崇祯十五年三月,因“宁远大捷”而升为前锋总兵官祖大寿,率部降清。作为舅舅,祖大寿降清后,多次给吴三桂写信劝降,吴三桂回信拒绝了。
吴三桂的回信也到了皇太极手中,他也回了一封信,“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寥寥数语,让人浮想联翩,降还是不降,吴三桂也很纠结。
吴三桂降清早有预谋?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假象
有一种观点,认为吴三桂本意并非降清,而是借亲兵之手来讨伐大顺政权,最终光复明室。崇祯自缢,父亲遭到拷打,爱妾又被霸占,国仇家恨让吴三桂坚定了讨伐李自成的决心。
可多尔衮更胜一筹,吴三桂反而被利用,清军趁机入关。眼看大势已去,吴三桂最终只能选择了降清。也有人认为,吴三桂降清是他审时度势的过程,陈圆圆不过成为了替罪羔羊罢了。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摆在吴三桂面前有三方力量可以投奔:大顺政权、满清政权以及南明朝廷。为求自保,吴三桂只能选择其一。前面提到,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胡作非为,致使偌大的北京城乌烟瘴气,吴三桂亲人更是深受其害。
这时选择投奔大顺政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投奔南明小朝廷更不明智,明朝作为正统已经灭亡,大势已去,南明如同丧家之犬。反观满清政权,实力不断提升,俨然有夺取天下的苗头,最终吴三桂选择了降清。
参考资料:《吴三桂传》、《清史稿》、《明史》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