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

作为中国神话体系里的大神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到了道教里,盘古又是原始天尊的前身。所以若是谈论这位大神,尽量还是与宗教分开来讲。今天我们只是单纯地论一论盘古大神在上古神系中本初的模样。

在我们的印象里。盘古应该是上古时期的第一位大神(毕竟是开天辟地之神)。但是事实上,比起女娲、伏羲、黄帝、西王母等上古大神他晚了很长时间。盘古的故事在东汉末期才得以流传。

根据目前可考的记载,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里面。不过这个时候的盘古还是赤手空拳的,是用双手、双脚撑开了天地。

但是到了明代,在一个叫做周游的演义小说《开辟演义》里,给盘古安排上了开天辟地的工具,说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所以,在我们现在听到很多故事版本里,天、地是盘古用斧子给劈开的。

但很可惜,周游在小说里,没有交代这个凿子和斧子是从哪里来的。不过没关系,这个时候我们的民间故事就显出它的重要性了。我们会在民间找到相关故事,帮他圆满这个故事。

有人说啊,这个凿子和斧子是和盘古一起产生的!混沌里能长出一个盘古,为什么就不能长出一把斧子和凿子?这解释听着无懈可击啊!只能说“很有道理”!

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

还有的人说,这斧子和凿子是盘古从身上拔出来的肋骨或者牙齿变成的,按盘古的能力,这也不是难事。总之吧,有关类似版本有很多,都有道理。当然如果你有什么好想法,也可以说上一说,或许你编的那个更靠谱。

但也有的人说啊,有关盘古的故事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只是没有文字的记载而已。这样说也没毛病。但既然是这样,关于盘古的名字以及他开天辟地的故事母本是什么?都是怎么来的呢?历经了什么样的演变和历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盘古之名来自哪里?

有的人说,盘古的“古”谐音是“鼓”。所以盘古指的就是“有人在打(擂)鼓”。那是谁在擂鼓呢?在上古时代擂鼓的也只有雷神了。其实若是能靠上这个说法,那盘古存在于上古无疑将会更令人信服。

据传说,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神的崇拜是最为原始的。人们认为雷声就是天神的指令。春雷就是号令万物复苏的意思。击木降火就是雷神对原始人类的馈赠。而伴随雷雨而来的狂风暴雨就是雷神发怒了。如果劈了人那就是雷神在进行天道惩罚。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就是人祖伏羲、以及黄帝、后稷(周族始祖)其实都是雷神的后代。伏羲的母亲和后稷的母亲因为在雷泽踩过雷神的巨大脚印有感而孕。生了伏羲和后稷。黄帝的母亲因为看了闪电光照而怀孕。神农炎帝的母亲也是梦龙而生。细究起来,这几位“帝皇”都与雷神有关。

从这几位来看,都证明了雷神在上古时代是最高天神地位。而雷神发出雷声的工具,很多人说:就是鼓。当然了,这与后世宗教里的雷公是不一样的。后世的雷公。你就得用明代周游小说里的盘古去对照,也是一手凿子一手斧子,哈哈,还是差不多。

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

在上古时代,鼓是原始乐器,雷声又与鼓声相似。打雷的时候人们就在想象,一定是雷神在上天敲鼓。那这个不就是“盘鼓(古)”吗?既然雷神是最古老的神,最高的神以盘鼓形态出现。那么盘古和盘鼓相通也正常不过了。

另外在《庄子》的记载里,南海之地名字叫做“倏”,北海之地名字叫做“忽”,中央之地名字叫做“混沌”。这个“倏”和“忽”有一天在中央之地相遇了,“混沌”待这两位十分友好。“倏”和“忽”很感动,就想报答一下“混沌”。怎么报答呢?

“倏”和“忽”想啊,人都有七窍:眼能观、耳能听、鼻能嗅、嘴能识。可是这个“混沌”模糊一团什么都没有,那我们就送它七窍吧。于是“倏”和“忽”就给这个混沌凿七窍,一天凿一窍,凿了第七天的时候,终于成功地把“混沌”的七窍凿了出来,然而“混沌”也就死了。再也不复存在。

这看似像一个段子,但是却真实地记载于《庄子》里面。“倏”和“忽”代表速度快,神速。混沌象征着自然。在《楚辞*天问》有“倏忽焉在”的句子。而东汉的王逸解释“倏忽”就是电光的意思。电光是啥?是闪电啊?如果你熟悉上面的这些典故,你是不是感觉和“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有些相像呢?

想象一下,一声惊雷,闪电划过,天地混沌,因此而被开辟为人世间。所谓盘古其实就是雷神在擂鼓的形象。这也许就是远古人们对天地起源最初的想象。再加上这些上古典籍里记载的故事,也就合情合理了。

关于盘古的故事和起源还有很多版本。比如少数民族的盘瓠传说,比如明朝马欢在《瀛涯胜览》说盘古来自于印度。再比如龙生盘古的传说等等。整体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

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盘古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雷神有关

其实无论哪个版本,盘古开天辟地都具有中国神话特有文化内涵。而盘古的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更是中国文化精髓的最美体现。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创造世界,创造万物,征服自然的思想与勇气的完美结合。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