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奥秘首页

网站导航

七擒孟获真的有必要吗?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许多文学作品都把这一历史事件描绘得神乎其神,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看似是足智多谋,团结少数民族,慈悲为怀,其实,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一场名胜实败的南征。

“三年春,亮率军南征,其秋悉平。”

在《三国志》中,作者用十二个字对诸葛亮南征之事作了全部记载。可是世人对待这场战争几乎都是“一边倒”式地认为诸葛亮取得了全胜,然而,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一场名胜实败的南征。其原因有三。

南征发生在225年,此时离刘备兵败(222年夏)不到三年的时间,正是休养生息,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而在这时诸葛亮却大动干戈,亲自带兵南征。

攘外必先安内,平定南方固然重要,但是诸葛亮作为“刘家王朝”的实际领导人在大战之后应该留守大本营掌管全局,而不是领兵南下。

谏议大夫王连认为:

“丞相直须遣一大将讨之,必然成功。”

而此时诸葛亮却认为南征艰难,需要其亲征才可以成功,出动大规模的军队南下。

七擒孟获真的有必要吗?七擒孟获真的有必要吗?

“共起川兵五十万”。

蜀国当时的人口不过百万,为了南征,竟然出动国家十分之一的人口,那么国内还有多少青壮年服务经济呢?

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诸葛亮应该注重民生,发展经济,尽快恢复国内正常生产,操练兵士才是正道,诸葛亮南征虽然取得了足智多谋的美名,其实这是一场主次不分的闹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一步地拉大了与魏国的国力差距。

作为南征的领导者,诸葛亮死板地恪守“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作战原则和把孟获作为唯一的作战目标,没有根据战事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战过后,除孟获以外的大多数蛮兵都在获释后“皆涕拜而去”。董荼那再次迎战蜀兵时不战而退,并且与阿会喃主动束绑孟获敬献于诸葛亮,这就代表着这一战已经收服了大多数南方“蛮族”的心,已经达到了战役的预期效果,对于孟获是可杀可囚。

然而诸葛亮却和孟获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孟获第二次获释后,杀害了已经臣服于蜀国的董荼那、阿会喃,诸葛亮由此丧失了在南方培养起来的两名“代言人”,大好的局势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接下来,诸葛亮耐心地和孟获继续着多此一举的战争,不断地擒孟获、纵孟获,直至火烧藤甲兵,但是这一胜利却是以蜀兵的大量伤亡为代价换来的。

南征结束后,诸葛亮任孟获为洞主主管南方事务,但是孟获能够管得住的不过是三名洞主而已,并非“纵横”南方的“南天王”。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而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战斗,大量的“蛮兵”为此丧失生命,他们岂能不由此而恨你呢?

试想一下,那些惨死的藤甲兵的家人真的不记仇?真的在蜀兵大部队撤走后不“造反”?事实证明,南征过后南方多“难”,这在《三国志》中都多有记载:

“叟夷数反”、“南夷豪帅刘胄反”。

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并没有达到诸葛亮所希望的长治久安,七擒七纵孟获换来的也不是“南人不复反矣”而是一反再反。

对于七擒七纵孟获,世人大多都认为诸葛亮大获全胜,可是我却认为是名胜实败。整个南征其实就是诸葛亮好大喜功,小题大做弄出来的一个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实际上是虚有其表。

长期以来,我们都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喝彩,从而忽略了这场南征所隐藏着的隐患。

蜀国国小民穷,疆域有限,平定南方,稳定南方固然重要,但是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致力于完成终极目标——出师北伐、统一全国才是重中之重。

诸葛亮为了自己的政绩,执意亲自带兵出征南方,“一擒”可以解决的战争却坚持要继续到“七擒”才结束,由此带来了大量的人员死伤和庞大的军费开支。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却极大地阻碍了蜀国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与魏国的国力差距,也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实乃多此一举,名胜实败。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