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如何从一个“儒生”被人们吹嘘成“大仙”的?
众所周知,明朝有三大才子,分别是:解缙、杨慎、徐渭。此三人虽然结局各异,但才华足以冠绝明朝。但三大才子中,也只有解缙见过朱元璋。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时,解缙还是个黄口孺子,而当时朱元璋麾下最有学问的3个人分别是:宋濂、刘基、高启,这三个人被合称为“明初三大儒”,注意这个“儒”字。宋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刘基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高启是编纂《元史》的主要参与者。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刘基,是个彻彻底底、本本分分、清清白白的儒生。
刘基,字伯温,后人多称之为刘伯温。《明史·刘基传》记载: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
刘伯温是如何从一个“儒生”被人们吹嘘成“大仙”的?
刘伯温从小聪明,在元朝末年考中进士,靠孔孟之道走上仕途,本来做了高安县丞,而且为官清廉,后来辞官归隐。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刘伯温应该是诸葛亮式的人物,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运筹帷幄,甚至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刘伯温简直成了“大仙儿”。《论语》中有句名言叫:子不语怪力乱神,刘伯温作为儒生,对于别人称他为“大仙儿”,他能接受吗?显然不能。
对此,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的时候,刘伯温曾给朱元璋上了一道答谢表,其中有言语:
臣基一介愚庸,生长南裔,疏拙无似。其能识主于未发之先者,亦犹巢鹊之知太岁,园葵之企太阳,以管窥天,偶见于此,非臣之知有以过于人也。至于仰观乾象,言或有验者,是乃天以大命授之陛下,若有鬼神阴诱臣衷,开导使言,非臣念虑所能及也。
刘伯温是如何从一个“儒生”被人们吹嘘成“大仙”的?
这里,刘伯温亲笔承认:“非臣之知有以过于人也。”甚至连“仰观乾象”“鬼神阴诱”这类的话,他都不承认。可见,众人虽然把刘伯温捧为“大仙儿”,刘伯温自己还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介儒生,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作为孔门学子,刘伯温对于星象和占卜这些“下九流”的学问,是发自内心的鄙夷的。
其实,在《明史》中,刘伯温虽然辅佐朱元璋谋取天下,但从来没提过刘伯温会“奇门遁甲”,也没有说刘伯温又“超乎常人”的能力。是谁先如此吹捧刘伯温的呢?答案是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贫寒,机缘巧合,加入红巾军,最后成为一方枭雄,在众人辅佐下,建立大明朝。朱元璋登上皇位,以他的出身,龙御天下,有些心虚,为了给自己营造一种“天命所归”的形象,所以开始大肆吹嘘自己,而利用刘伯温,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于是,朱元璋在《诚意伯诰》中写道:
刘伯温是如何从一个“儒生”被人们吹嘘成“大仙”的?
(刘)基仰观俯察,独渐无疑,千里之余,兼程而至,识主于为发之先……睹列曜垂象,每言有准!
啥意思?朱元璋说,刘伯温“夜观星象”,得知朱元璋是“真命天子”,从浙东跑到南京,在朱元璋未发迹之前,不远千里来投奔。刘伯温到来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次遇事都预测得很准。
朱元璋这种说法,实际上非常荒谬,因为据《明太祖实录》和《明史》记载,刘伯温是朱元璋“请”来的,并不是刘伯温主动投奔的。而且刘伯温刚开始还不愿意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多次邀请,刘伯温才来。对此,《明史》记载的较为详细: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即:朱元璋攻打金华的时候,听说刘基、宋濂等人的名气,派人带着“币”前去请。刘伯温没有答应,后来朱元璋又让孙炎去邀请,刘伯温才答应为朱元璋效力,人家刘伯温压根就没有“夜观星象,不远千里投奔”。朱元璋这种说法,主要是想把刘伯温吹嘘称“大仙儿”,然后通过刘伯温,来说明自己是真命天子。
说到底,还是朱元璋神化了刘伯温。若刘伯温真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大仙儿”,他焉能算不出自己的结局,导致自己惨遭胡惟庸毒手?所以,刘伯温虽然有深有谋略,但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谋士,他是个儒生,并不是“大仙儿”。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